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三大改造”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B.发动了“雾月政变” |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 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
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 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C.推翻了殖民统治 | D.建立了共和政体 |
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
A.1688年宫廷政变 | B.《权利法案》颁布 | C.《独立宣言》发表 | D.《人权宣言》制定 |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 B.发现了美洲大陆 |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