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中某一个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变化,有可能对它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 B.增加4个碱基对 |
C.缺失3个碱基对 | D.缺失4个碱基对 |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下列相关遗传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B.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
C.培育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
D.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
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适宜的光照 |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 NaCl 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