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 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和 d 是同一物种 |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 是不同物种 |
为了验证燕麦胚芽鞘中的IAA在极性运输时是否以重力为动力,有人利用燕麦幼苗、刀片、放射性14C检测仪器、含14C-IAA的琼脂块(供体块)和空白琼脂块(受体块)进行四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侧光照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低 |
B.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影响时,应选不同种的植物材料 |
C.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 |
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乙烯处理可解除休眠而萌发 |
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为( )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④⑥ |
下图甲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图乙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参与甘氨酸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B.甘氨酸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C.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
D.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其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