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下列4支试管内加入3mL糨糊,另外A、C内分别注入2mL清水,B、D内分别注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甲、乙两水槽水温分别为35℃、55℃,保温5min,再向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的是( )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
在日本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现部分获救者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肌肉受挤压坏死,造成了“挤压综合症”,患者出现了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临床上,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机工作原理如右图, “□”内血液流动方向未标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透析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血液的流向应该为由右向左 |
C.透析液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应与血浆基本相同 |
D.使用后的透析液与使用前相比,主要增加了尿素 |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
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 |
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 |
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
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