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实验要求把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调至 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保留两位小数)。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用钩码(重1牛)、测力计、打点计时器(每隔相等时间打点)和纸带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接着,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每次拉动过程中,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三次实验如图(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归纳得出
初步结论。
(1)由图13(a)与(b)与(c)可得:。
(2)由图13(a)与(d)或(b)与(d)或(c)与(d)可得: 。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的像是(选填“缩小”或“放大”)的,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小庆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3)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两个不同点:
①; ②。
(1)在电和磁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第一个发现电和磁具有联系的科学家是。
(2)图甲是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电路,开关闭合后,线圈转动,但连续转动(选填“能”或“不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轩同学利用漆包线绕制的多匝线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小轩在将线圈两端的绝缘漆刮去时注意到,轴的一端漆皮要,另一端漆皮只刮去。
①开关闭合后线圈转动,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措施是:或。
②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工作的设备是:()
A.电铃 | B.电磁起重机 |
C.动圈式扬声器 | D.动圈式话筒 |
(1)图(a)中物体A的长度是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最终静止在如图(c)所示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
,直至天平平衡。最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d)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
(3)图的电能表显示的示数是kW·h;小通想利用该电能表测出家里电脑的功率,于是将电脑接入家庭电路中,关闭其它用电器,测出10min内电能表表盘转50转,则这段时间所消耗电能 J,这台电脑的功率是W。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测量一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滑动变阻器R(20Ω 1A),电源电压为12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约为3W。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明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其额定功率为W。
(4)有同学认为“把灯L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