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碘在受热时发生升华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碘受热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 |
B.碘受热升华,吸收热量,发生了吸热反应 |
C.碘升华,未破坏共价键,不供应热量也能发生 |
D.碘升华过程中,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
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 ℃、100 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 180.9 J·mol-1,ΔS=-6.6 J·mol-1·K-1当ΔH-TΔS<0时能自发反应)( )
A.会变 | B.不会变 |
C.不能确定 | D.升高温度才会变 |
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Sm表示1 mol物质的熵值)( )
A.Sm(s)>Sm(l)>Sm(g) | B.Sm(l)>Sm(s)>Sm(g) |
C.Sm(g)>Sm(l)>Sm(s) | D.Sm(s)=Sm(l)=Sm(g)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
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