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 A |
氯化亚铁溶液 |
氯化铜 |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 B |
硫酸钠溶液 |
硫酸 |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 C |
铁 |
硫酸铜 |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 D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
A |
H2SO4 |
H2 |
H2O |
|
B |
NaOH |
NaCl |
NaNO3 |
|
C |
Na2O |
NaOH |
Na2CO3 |
|
D |
Ca(OH)2 |
CaCl2 |
CaCO3 |

A.AB.BC.CD.D
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
A |
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 |
滴加酚酞试剂 |
|
B |
鉴别某种溶液是FeCl2溶液 |
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 |
|
C |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
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
D |
分离出含有少量NaCl的KNO3 |
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
A.AB.BC.CD.D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为区別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別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
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
A.CH4、CO2、H2、N2B.CH4、H2、CO2、N2
C.CH4、H2、N2、CO2D.CO2、H2、N2、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