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寄生能力。这说明()
| A.细胞死亡和病毒失去寄生能力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
|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
| C.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
| D.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 |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 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n,m分别是( )
| A.3 900 | B.3 420 | C.4 420 | D.4 900 |
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
|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
| 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
|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