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略)
营养级 |
同化能量 |
未被利用能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471.8 |
293 |
12.5 |
96.3 |
B |
12.6 |
5 |
微量 |
7.5 |
C |
70 |
36.5 |
2.1 |
18.8 |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表中的________个方面的能量。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
(3)调查A中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抽样原则是______________。
(4)生产者的绿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捕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细胞对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将会。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
(3)由图2可知,随着顶部去除叶片数量的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更充足。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
【现在生物科技专题】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如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中均会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2)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在这项技术中,供体的主要职能变为只产生,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这就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3)应用2中牛完成体内受精的场所是________,刚种植在子宫内的胚胎其发育程度一般为________,胚胎种植后可以通过________从母体获得正常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4)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通过应用4的方案,采用________技术。
大豆是两性植物。下面是大豆的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色;Bb表现为浅绿色;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父本 |
母本 |
F1的表现型及株数 |
|||
深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浅绿抗病 |
浅绿不抗病 |
|||
一 |
浅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220 |
0 |
217 |
0 |
二 |
浅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110 |
109 |
108 |
113 |
(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如果用杂交组合一中的父本自交得到F1,则在F1的成熟植株中,浅绿抗病类型占________。
(3)若以表中的亲本为材料,用最简便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的大豆品种。写出育种程序。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I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II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
组别 |
IBA浓度(mg/L) |
12d生根率(%) |
18d生根率(%) |
30d生根率(%) |
Ⅰ |
1 |
0 |
0 |
1 |
1 |
2 |
0.05 |
0 |
20 |
74 |
|
3 |
0.1 |
0 |
12 |
50 |
|
4 |
0.2 |
0 |
l1 |
48 |
|
5 |
0.5 |
0 |
10 |
47 |
|
Ⅱ |
6 |
0 |
0 |
1 |
1 |
7 |
200 |
70 |
100 |
100 |
|
8 |
500 |
4 |
90 |
91 |
|
9 |
1000 |
0 |
87 |
88 |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