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6月1日21时28分,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意外翻沉。事故发生后,各方求援力量迅速集结并投入援救行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东方之星"船体由钢材焊接制成,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求援人员使用"气割"技术切割船实施求援时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潜水蛙人在水下将随身携带的供氧装置让给幸存者的原因是氧气能供给呼吸 水上遇险逃生时要保持镇静、穿好救生装备、脱掉鞋子、取下随身的金属制品防止划破救生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前试管内外壁有水珠;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试管口向上倾斜;⑤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③⑤⑥ B.只有②④ C.除了①外其余均是 D.只有②③⑥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基本微粒构成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