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B.黑暗环境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
B.研究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
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一演绎法 |
下列有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来自正常基因突变产生,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
B.两者均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发生分离 |
C.两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
D.两者区别在于基因中的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
关于人体细胞内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分子和ATP分子都含有C、H、O、N、P等元素
B.成熟红细胞既能合成酶又能合成ATP
C.胰蛋白酶的合成分泌过程中既需酶又需ATP
D.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ATP能提高反应活化能
以下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结构以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分子数量及结构都不改变 |
B.在休眠的细菌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下降 |
C.乳酸菌细胞与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D.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染色体的结构或物质中都有五碳糖参与组成 |
某鲤鱼种群的体色有黑色和红色,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获得F1,F1相互交配获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涉及的基因可用A/a,B/b,C/c……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取样地点 |
F2取样总数/条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色鲤鱼 |
红色鲤鱼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2号池 |
1546 |
1450 |
96 |
A、鲤鱼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C、若用F1进行测交,子代性状比为1:1:1:1
D、F2黑鲤数量多于红鲤是因为红鲤的生存能力较差,更多的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