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开幕仪式,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英国成为第一个寻求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崛起的英国】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在英国发生的“和平的变革”是指什么?请用事实说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曾经的伤痛】
材料二: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
(2)为什么说“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材料一中“和平的变革”与材料二中“贸易战争”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耻辱的洗雪】
材料三: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
(3)从材料二“一纸战败条约”到材料三“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就开展好“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后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在党生死攸关之时,是什么事件改变了红军的命运,该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事实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那些主要侵略战争?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最主要的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各写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
(4)每一次侵略战争,清政府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你得到什么样的认识。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85周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又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次会议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九年级某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进程”这一学习主题,分四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1)第一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这一时期党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第二组: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3)第三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是指什么?各有什么重大影响?
(4)第四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二、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1894—1912年间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2)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简述这一条革命道路开辟的背景、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3)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想象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情景。
(1)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介绍两个事件的背景、意义。
(2)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