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法学家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指出:“这个理念概念有时也被用来表述某些制度功能的普遍性,即使这些制度在罗马法中是独树一帜的……准确地讲,它针对的是那个在历史上适用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引文中“这个理论概念”指的( )
| A.公民法 | B.习惯法 | C.罗马法 | D.万民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
|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
| C.古代希腊 | D.古代中国 |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文学艺术()
| A.名家较少,廖若星辰 | B.发展兴盛,全面繁荣 |
| C.注重创新,兼收并蓄 | D.形式僵化,内容陈旧 |
2014年9月24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在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癸巳年祭孔大典在孔庙隆重举行。作为教育家,“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办学思想是
| A.因材施教 | B.有教无类 |
| C.温故而知新 | D.三人行必有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