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君主权力的不断集中 |
C.过分倚重母族亲属关系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 |
B.国家统一与安定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C.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D.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为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有此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任贤纳谏 |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
C.隋朝灭亡的教训 |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此引文肯定了哪一政治制度?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君主制 | D.行省制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臣民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级机构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 B.湖南、湖北 | C.山东、山西 | D.广东、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