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符合上图中心思想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
B.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
D.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GNP年增长率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 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
A.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
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 |
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
D.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开始实行了私有制,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包括()
A.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 |
B.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
C.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
D.不能改变社会主义道路 |
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 |
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 |
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 |
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 |
“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当时俄国得以“复苏”主要是因为()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
C.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D.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