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颁布了()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有历史学家评论说,“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商品体系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