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后,中国人见到了神奇的西式钟表和火炮,而葡萄牙人则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惊叹不已。以下哪种史观最能体现上述文字( )
| A.阶级史观 | B.全球史观 | C.文明史观 | D.现代史观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 分类 年份 |
总量(吨)[ |
商品分类比重(%) |
||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
| 1893 |
181713 |
15.6 |
81.8 |
2.6 |
| 1910 |
593337 |
39.8 |
41.4 |
18.8 |
| 1920 |
843860 |
40.1 |
39.4 |
20.5 |
A.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
B.外国资本的入侵(投资设厂)导致中国手工制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
C.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八倍
D.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 |
| B.官营手工业在政府经营下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推动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此时的苏州丝织行业出现 |
| D.苏州官局的复置会严重冲击民间丝织市场,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关于这些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水排②司母戊大方鼎③定窑白瓷④马王堆素纱单衣
| A.①是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有所记载的冶铁装置,以水为动力,东汉时期发明 |
| B.②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
| C.③反映了唐宋时期官窑的水平,出现在河南 |
| D.④反映了我国汉代北方丝织技术相当发达 |
“均势”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国面对挑战往往会在国际或地区力量对比中采取一种平衡战略。下列史实符合美国“均势”意图的有()
① 1972年尼克松访华②1994年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③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 A.①②③ | B.①② |
| C.①③ | D.②③ |
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即号召同苏联开战”,这番话最有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A.20年代初期 | B.30年代初期 | C.40年代初期 | D.40年代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