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鲁迅曾经这样描述近代中国某一政治派别:“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下列企业属于该政治派别创办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 B.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 C.天津机器制造局 | 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 A.推翻清朝政府 | B.支持革命事业 |
|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 D.“实业救国”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有资料记载,广州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自1854年、后“纺业停顿”。另有资料记载:在通商口岸,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商办企业,“这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标志”。这两段材料说明
| A.广州失业人口很多,经济萧条 |
| B.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指的是通商口岸的商办企业 |
| C.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经济一蹶不振 |
|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 |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0%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发展迅速 |
|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 D.鸦片贸易合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