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斯德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形的曲颈瓶。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变量是( )。
A.氧气的有无 |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
C.微生物的有无 | D.烧瓶容量的大小 |
下图表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图中Ⅰ代表小肠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营养物质 | D.代谢废物 |
某人因肠炎需输液,护士在其手背的“青筋”处注射。手背上的“青筋”属于
A.动脉 | B.肌肉 |
C.静脉 | D.毛细血管 |
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记录,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
试管 |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加碘后的实验现象 |
1号 |
淀粉﹢唾液 |
0℃ |
10分钟 |
碘液 |
|
2号 |
淀粉﹢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3号 |
淀粉﹢清水 |
37℃ |
10分钟 |
碘液 |
A.变蓝、不变蓝、变蓝 B.不变蓝、变蓝、变蓝
C.不变蓝、褪色反应、变蓝 D.变蓝、褪色反应、不变蓝
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
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中小学学生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或鸡蛋等。这是因为蛋白质
A.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 B.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 |
C.在胃内完全被分解为氨基酸 | D.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