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周恩来总理巧妙运用这一智慧,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 )
| A. | "求同存异"的方针 | B. | 和平共处五基原则 |
| C. | "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 D. | 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光亮”来自()
| A.中共十二大 |
| B.中共十三大 |
| C.中共十四大 |
| D.中共十五大 |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16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
| B.中国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
|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观察下图,这一变化最早应发生于()
| A.三大改造后 | B.人民公社化后 |
| C.文化大革命后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49年建国以来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 B.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 C.确立了中共领导地位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此诗所描述的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这次战役发生在民国多少年()
| A.36 | B.37 | C.38 | D.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