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一项科研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导致全球GDP下降1.6%,如果任由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翻倍至3.2%,并且将出现冰帽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现象,每年将有60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五”时期,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家之所以在分配领域采取上述措施,是因为
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公平是效率的基础,实现权利和效率的公平,能够促进效率的提高 ④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据此回答问题。
新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②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宏观调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③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④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有 ( )
①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有利于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
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 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A.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②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 ( )

A.以企业自主定价为主 B.以政府计划定价为主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以计划定价为主,市场形成价格为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 )

A.国家 B.管理者 C.企业 D.生产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