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在这一过程中
①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③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④货币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果请你为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撰写建议书,你的观点可以包括()
①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②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据悉,央视2009年广告收入总数 92.5627亿。各类企业“烧钱”展开了广告大战。众多企业积极利用广告是因为()
①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②广告宣传可以使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
③广告宣传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④消费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管理专家说,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说,则是企业的一场“内部革命”。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成本
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调整收入分配,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最近在央视广告中,某品牌用了了一句广告词“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说明该公司关注的是()
A.该商品的价值 | B.该商品的使用价值 |
C.该商品的价格 | D.该商品的交换价值 |
材料一:2009年12月19日,经过长达13天的激烈争辩和争吵,有192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沉重落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会议最终只公布了一份由包括中美在内的26个主要国家达成的没有具体减排目标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材料二: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三: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国内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削减治污成本。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期还是以煤为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
材料四:本世纪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几个目标,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被置于重要位置。胡锦涛也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材料二、三、四反映了经济生活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低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