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1950年(%) |
1954年(%) |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 B.土地归集体所有 |
| C.土地归乡镇所有 | D.土地归农民所有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重工业 | B.农业 | C.交通运输业 | D.轻工业 |
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战争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侵略越南的战争 |
| C.抗美援朝战争 |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
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历史事件()
| A.1949年4月,解放南京 |
| B.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 |
| C.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D.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