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原理及产物验证的实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 A 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装置中的酒精喷灯。
(3)要验证 B 中产生的 C O 2 ,还需要在 A B 之间增加装置(填" D "或" E ")。
(4)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5)由于铁的氧化物 F e 3 O 4 F e O 均为黑色, B 中得到的铁是否含有 F e 3 O 4 F e O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C O 还原 F e 2 O 3 得到的铁是否含有 F e 3 O 4 F e O
【提出猜想】猜想1: F e ;  猜想2: F e F e 3 O 4 ; 猜想3: F e F e O
猜想4:
【查阅资料】① 2 F e C l 3 + F e = 3 F e C l 2 ,但 F e C l 3 溶液不与 F e 3 O 4 F e O 反应
F e 3 O 4 + 8 H C l = 2 F e C l 3 + F e C l 2 + 4 H 2 0 ③含有 F e 3 + 盐溶液遇到 K S C N 溶液时变成血红色.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 C O 、盐酸、澄清石灰水、 K S C N 溶液、 F e C l 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猜想2和猜想4都不成立
Ⅱ.取第I步洗涤后所得固体加入到装有足量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不变为血红色
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成立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水不属于(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纯净物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是将能转化为能。

(3)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 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过程而达到。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用
(4)右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入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
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
(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

某学校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通电后A装置内的铁粉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A装置为密闭、透明容器,B容器中水足够多)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装水使A、B装置中液面相平,然后调整A装置的高度,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则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2)装置中的铁粉要过量的原因是:
(3)当通电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读数前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最终水面会到达刻度,某同学做此实验时,最终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横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的表面有少量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他们对该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探究一下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H2;猜想二:该气体是SO2;猜想三:该气体是O2
【讨论分析】进过思考分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错的,理由是
并提出了猜想四: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其余的猜想

【实验步骤】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先装入足量的铁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将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将铁丝改为铁粉做实验的目的是
⑶打开活塞K1、K2,通一会儿氮气,通入氮气是为了
⑷关闭K1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⑸一会儿后在尖嘴处放一根燃着的木条,然后倒扣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⑴A中
⑵B处气体安静的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结论】猜想一成立
【反思】⑴长颈漏斗除了有能添加药品的作用之外,还有的作用
⑵对于实验中的意外现象我们应该

如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上重要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⑴实验I中若装置漏气会造成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⑵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实验Ⅲ中得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浓硫酸是干燥剂,能吸水。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的混合物,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若不发出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不变。
结论:(4)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5)写出H2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思维拓展】
(6) 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