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核潜艇(如图1)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

(1)核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控制的,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  (填“变暖”或“变冷”)的趋势.
(2)核潜艇在水中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时,潜艇会突然下沉,将给潜艇带来安全隐患,此时应立即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使潜艇受到的重力  (填“大于”或“小于”)它的浮力,由于  ,潜艇还会下沉一段距离才会上浮.
(3)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迅速调整艇身仰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至30°开始上浮,上浮过程中潜艇始终以不变的速度沿艇身方向行驶,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潜艇在第75s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上浮过程中潜艇的速度大小为  m/s.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牛顿第一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光动力2号

如图所示,是进行过环球飞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翼展达到了 72 m ,比一种大型波音飞机的翼展还要宽 3 . 5 m ;机长 22 . 4 m ,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但由于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因此,它的质量只有 2300 kg ,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

“阳光动力2号”上面共贴敷了17248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 70 kW 的功率,这些电力输送给四台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

白天,它会爬升到 9000 m 的高空以避开气流并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而夜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到 1500 m 高度,其速度并不大,因此夜里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1)这种“极轻的碳纤维材料”的密度约为 1 . 7 × 10 3 kg / m 3 ,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机身上的太阳能电池以最大功率工作,在 30 min 的时间内产生    kW · h 的电能。

(3)“阳光动力2号”从白天航行转为夜里航行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填“逐渐增大”、“不变”或“逐渐减小”)。

马剑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器,测定自己制作的玩具小飞机所需要的电动机工作数据,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滑至另一端的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的读数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于 0 . 4 A 时,电动机转子才转动。

(1)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为    V ,其中   (选填“ a ”或“ b ) 是表示 V 1 A 变化的规律;

(2)求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在这个过程中,求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当电动机输出功率最大时,求电动机的效率。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研发以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期望更加节能环保、安全而高效,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某成熟品牌的电动汽车,已知其质量恒为 m ,在水平路面上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计空气阻力)。

(1)该汽车匀速爬上倾角为 30 ° 的斜坡时,汽车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斜坡长为 L ,爬坡速度为 v 1 ,求汽车爬坡所用时间;

(3)如果该汽车以 v 2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且牵引力的功率为 P ,行驶 t 2 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E ,求:在这个过程中,摩擦阻力大小及汽车的效率;

(4)若汽车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以 1 2 v 2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间为 t 3 ,试求牵引力在 t 3 时间内做的功。

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设备,首先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分析温度的变化量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   ,该实验是利用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法来改变水的内能,若被加热水的质量为 0 . 2 kg ,加热时间长 5 min ,温度升高了 50 ° C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已知 c = 4 . 2 × 10 3 J / kg C ;若某同学测出了加热前、后酒精灯质量的变化量为 m ,并利用上面测出的水吸收的热量 Q ,通过公式 q = Q m 计算出了酒精的热值,则该热值与实际酒精的热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   (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