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部分实验装置已经接好,如图乙所示.

(1)完成图乙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
(2)如图乙,小明先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之后将R1的滑片向右移动,依次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为滑动变阻器总长度的3/4,1/2,1/4,每次移动R1的滑片后,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  (填“R1”或“R2”)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并记录各次移动后电流表示数.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电流表的示数I与R1接入电路的长度L的图象如图丙,根据该图象的变化趋势  得到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填“能”或“不能”).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a,它成像在距小孔b,且a大于b.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 的关系.
(3)分析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该实验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有A、B两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l) 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 min时间;
(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 热,温度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4)由晶体图象分析可得:3min时物体处于是 态,8min时处于 态,12min时处于 态.
(5)图2四幅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咙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小华、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明把小红、小华分别轻轻推一下,小明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右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有关,与 无关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斜面”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
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粗糙
程度
木块重量G/N
斜面高h/m
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W/J
机械效率
η
1
较缓
木板表面
2
0.1
0.6
0.5
0.2
0.3
67%
2
较陡
木板表面
2
0.2
1
0.5
0.4
0.5
80%
3
最陡
木板表面
2
0.3
1.4
0.5
0.6
0.7
86%
4
最陡
毛巾表面
2
0.3
1.6
0.5




(1)实验中,测有用功和总功的原理是_______,测机械效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3)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猜想A是正确的.
(4)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斜面粗糙程度、木块重量相同时,斜面越平缓沿斜面的拉力越_________,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5)从数据分析可知使用斜面可以省________,但不能省______。(选填“力”和“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