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古语古训与其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④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建造楼房的过程中,总是先有设计图,然后才进行建造,这种说明()

A.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梦、光盘行动、倒逼、逆袭、土豪、奇葩、点赞等流行语持续升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

读漫画《从娃娃抓起》:3岁宝宝在小区里上幼儿园;近日,老师交给家长3张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试卷,妈妈看了一遍题目,发现自家宝宝大部分不会,跟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是家长失职。漫画中老师的做法()

A.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B.坚持了从实际出发
C.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D.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黑格尔和柏格森的观点属于()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