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县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说法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天地合而万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④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如伽利略、笛卡儿、爱因斯坦等,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如培根、莱布尼茨、康德等。这种现象说明了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和具体科学将会相互取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