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学生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时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3)早餐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5)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春暖花开,一棵棵幼苗都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尽情地伸展,沐浴着阳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植物的幼体是 ,它是由图中 组成。
(2)玉米种子具有 片子叶,所以玉米属于 植物。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共同点是都有 和 。
(4)将一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纵剖,滴加碘液,则[ ]________变蓝。
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_______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 ]_______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 ]___________。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 。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枝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___和[ ]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部位是[ ]________,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再经茎中的____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_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综合(1)(2)可以看出,植物体的各器官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___________的整体。
如图是与种子形成有关的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4]是 。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 ,将来发育成 ;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的中央细胞将来发育成 ,这种受精现象称为 ,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
(2)若此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则桃的可食部分是由[ ] 发育来的。
(3)若此图是大豆花结构示意图,则大豆可食部分是由[ ] 发育来的。
(4)我们常见的小麦粒在植物学上叫做 。若这是小麦花的结构示意图,则小麦粒是由 发育来的。
(5)根据此图判断,今后这个果实中可能会形成 粒种子。
南瓜是农民常种植的植物,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果胶等营养成分。常食用南瓜能降低血糖,防止糖尿病,还能消除致癌物质。下图是南瓜个体生长发育的图解,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从[1]到[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的[4]是由[2]中的 发育来的。
(3)图中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4)图中4是由 发育成的。在图中[5]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5)菜农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黄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_。
(6)把幼嫩的南瓜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中渗出来的。
(7)南瓜是一种蔓生草本植物,植株[4]的茎和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8)有的南瓜花不会结果,请你解释原因: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嘎嘎地叫着,朝南方飞去。它们要到温暖的南方去度过整整一个冬天。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它们再飞回到北方来。大雁喜欢栖息去沼泽地和芦苇丛里。夜深了,飞行了一整天的雁群,静静地栖落在河滩的芦苇丛里休息,第二天它们又会飞走。宿营时,由一只或几只担任警戒任务的雁(叫“哨雁”)。一有动静,哨雁就会“嘎嘎嘎”地发出警报,雁群便会惊醒,迅速起飞。休息了一夜,天一转亮,雁群又由头雁领航,幼雁随后,老雁压阵,继续它们漫长的航程了……
材料二: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卵,小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斯。当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
(1) 在材料一里“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的朝南方飞去”的行为是 行为;为了安全地飞到目的地,雁群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是 行为;雁群宿营时,有“哨雁”担任警戒任务,一有动静便发警报,迅速飞走,这种行为是 行为。
(2) 材料二描述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 ,这种研究方法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