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
1.忍把浮名, ① !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既描摹出少年“爱上 层楼,爱上层楼, ② ”的细腻情
怀,又书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 ③ , ④ ”的隽永哲思。
3.用典是诗词创作的手法之一,宋代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以昔日扬州城的
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⑥ 。”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刘义隆“元嘉草草, ⑦ , ⑧ ”的典故,援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4.《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诗来审视诗
人的情致,既可以是《春夜喜雨》中的济世意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可以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不懈追求与旷达超脱:“ ⑨ ,谁怕? ⑩ 。”历史上许多贤人志士的情操与怀抱,就在代代相传的文字吟咏之中,不断影响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内心世界。
(1) ,功在不舍。
(2)桂棹兮兰桨,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4)吾师道也, ?
(5)日星隐耀, 。
(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
(7)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8)浴乎沂, ,咏而归。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1)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又空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4)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名句名篇填空(6分,每空1分)
(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 ”。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默写( 15分 )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溯回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蒹葭》
4. ,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5.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李密《陈情表》)
7.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
8.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9.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 ,______”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滕王阁序》“ , ”一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有人认为《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 , ”包含着消极的思
3)《逍遥游》中的“ , , ”一句道出了“逍遥”的最高境界。
4)写湘君等待湘夫人,而湘夫人没有如约而至,湘君只得无可奈何的离开,离开时湘君用“ , ”这句话来自我宽解。
5)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诗中用“” 此句诗描绘了诗人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