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极地考察站的资料:
长城站 |
![]() ![]() |
1985,2, |
中山站 |
![]() ![]() |
1989,2, |
昆仑站 |
![]() ![]() |
2009,1, |
我国将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海拔4083米)建立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回答下列各题。
昆仑站与长城站相比,共性表现为
A.位于东半球 | B.有极昼、极夜现象 |
C.极地高压控制 | D.属于高纬度地带 |
南极地区冬季比北极地区冬季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①纬度更高 ②海拔更高 ③下垫面性质不同 ④光照更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展中国家土地使用较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小,所以人口数量多 |
B.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 |
C.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
D.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的压力小 |
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 ( )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 |
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 |
C.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 |
D.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
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 |
B.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
C.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加 |
D.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 |
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
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
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
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
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和“传统型”的相同之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
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 “过渡型” |
C.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D.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
①日本②美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德国⑥埃及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