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实验目的、图示操作和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A.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试剂:淀粉溶液、碘水、 唾液、2mol/L H2SO4溶液 现象:图中左试管溶液颜色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蓝色,右试管溶液颜色迅速变蓝色 |
![]() 2NO2(g) ![]() 试剂:烧瓶中各充入等质量的NO2 现象:一段时间后,右边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左边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
C. 探究醋酸、碳酸、硼酸的酸性强弱 |
D. 验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
![]() 试剂:0.1 mol/L醋酸溶液、饱和硼酸溶液 0.1 mol/LNa2CO3溶液 现象:图中左试管内液面产生气泡,右试管无明显现象 |
![]() 试剂:酸化的3%的NaCl溶液、 铁氰化钾溶液 现象: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2滴铁氰化钾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 |
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 |
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 - 4e- →2H2O+O2↑②中负极:2H++2e-→H2↑ |
D.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
下列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A.H2O(l)→H2O(g) |
B.2HI(g)→H2(g)+I2(g)+QQ=—14.9 kJ/mol |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
D.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
黄铜矿(CuFeS2)常用于提炼金属铜。黄铜矿焙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O2===+2FeS+SO2(已配平),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方框中的物质应为Cu2S |
B.该反应的部分产物可用于硫酸工业 |
C.反应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反应中若有1 mol SO2生成,则一定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 |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铜投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 OH-===Al(OH)3↓ |
C.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 |
D.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2Al+2OH-+6H2O===2Al(OH)4-+3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