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说: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1)当前我国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其意义。
(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为了将来积极融入到“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作为中学生,现在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主题探究
【美丽中国,我关注】
材料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
材料二:2013年1月24日,漳州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点环保问题,抓好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排查力度,进一步整治大气污染,做好空气质量监测公布工作,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教材链接】(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施什么国策和战略?
【理性思考】(2)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什么?
【身边感悟】(3)建设美丽中国,需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想一想,自己的家乡在生态文明方面还存在哪些不美丽的地方?
【参与行动】(4)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请你以“建设美丽家乡”为题,写一篇利于家乡生态建设的建议稿。(不少于200字,10分)
材料一: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材料二:2013年3月21-24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8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漳州正兴学校举行,本届竞赛活动展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请你为我省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是发生在某校同学中的四组镜头:
镜头一:小王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小李拿着考得不理想的化学试卷,心里暗暗地埋怨:化学老师讲课特没劲,我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镜头三:轮到罗丹他们小组值日,组上其他同学都看球赛去了,他想:都不值日,我也走!
镜头四: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装不知道。”
(1)请你从责任的角度评价上述镜头中的行为。
(2)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
下面是李军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景:
情景一:李军认识了一帮社会“朋友”,他们经常怂恿小亮抽烟、喝酒,为了义气和面子,小亮接受了。
(1)你赞成小亮的做法吗?你会给他哪些建议?
情景二:自习课上,李军因小事和同桌发生摩擦,便对其大喊大叫,把书扔了一地。
(2)请你评析情景二中李军的行为;
甲同学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勃然大怒,导致朋友越来越少;乙同学因为在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丙同学因为无法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影响了学习;丁同学考试失利后心里十分难过,在冷静分析了原因后,重新调整了学习状态,终于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1)请你针对甲乙丙同学的情况分别开出处方。
(2)丁同学面对挫折的表现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有何启发?
(3)结合上述同学的经历,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