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学生小丽一天的生活: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上学途中,在买饮料时,认真查看商标和生产日期等;晚上,她在浏览某网站网页时,意外地发现其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她当即向该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材料二:小徐是网络高手。他常在网上随意上传同学的生活照片;家人对拆迁补偿款不满,他为“出口气”,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甚至攻击政府网站。
(1)小丽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某班学习小组把课前搜集到的一组环境保护措施(见下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讨论。
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
明确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
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
对当地6家化工企业因倾倒废酸污染河水,判处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 |
针对上述环保措施,有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和法律部门的事,与青少年学生关系不大。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要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定,初中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我们初中生为什么要重视“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对公民倡导的要求。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简要谈谈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诚信”和“友善”。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言谈话语也开始有所顾忌和选择。
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什么心理,我们应怎样维护这一心理品质?
材料一:2015年初,我市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整个城区的天空灰暗、阴沉,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高速公路连续封闭,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材料二:2015年,宜宾市政府将着力实施城市森林宜居工程、百镇千村森林福祉工程、三江九河森林防护工程和绿色通道森林景观工程,通过四大工程着力推进森林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打造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蜀南森林城。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教材知识,回答:
宜宾市政府为什么要着力打造森林城市?面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