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
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2009年12月18日闭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让“新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下列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控制气候变化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
B.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全球变暖对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是有利。 |
C.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由于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 (N2O)、甲烷(CH4)及氯氟烃的过量排放。 |
D.控制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共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分别用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变化成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可以称之为群落 |
B.变化前后该群落的丰富度没有发生变化 |
C.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
D.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没有选择性的结果 |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对幼苗进行病毒感染,去掉所有不抗病个体,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2 | B.1/4 | C.5/18 | D.5/36 |
图①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不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B.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 b2链的(A+U+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