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释放波长为λ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且λ1>λ2,当它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
A.吸收光子 | B.释放光子 |
C.电子的动能增加 | D.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
如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 1、2、3分别是三条直线,关于以后操作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3线上 |
B.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2线上 |
C.保持O点不动,减少入射角,在![]() |
D.保持O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将看不清P1和P2的像,这可能是光在bb′ 侧面发生了全反射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棱镜的AB面上,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则这束光进入棱镜后的光路图应为下面四个图中的 ()
如图所示,为一玻璃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临界角均小于45°,由红光 和蓝光组成的一光束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面,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面,经再次反射和折射后()
A.从BC面出射的是蓝色光束 |
B.从AC面出射的是红光和蓝光的不平行光束 |
C.从AC面出射的是平行光束,且红光在蓝光的下方 |
D.从AC面出射的是平行光束,且红光在蓝光的上方 |
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
B.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的内部。它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 |
D.彩超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向病人体内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应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 |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中一个缝用黑纸挡住,则:( )
A.屏上出现一条与缝一样的亮线 |
B.干涉条纹与原来一样,只是亮度减弱 |
C.屏幕上模糊一片 |
D.屏幕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但与原来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