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
D.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
比等于()
A. B.
C.
D.
如图所示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组成系统,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向上拉(均未断),在AB杆转到竖直方向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绳子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 |
B.AB杆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 |
C.AB杆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
D.绳子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小 |
一个正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形的一个角上,另一个带电粒子射入该区域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角a、b、c,如图所示,则有()
A.根据轨迹可判断该带电粒子带正电 , |
B.a、b、c三点场强大小之比是1:2:1 |
C.粒子在a、b、c三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2:1:2 |
D.a、c二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如图所示,oa、ob、cd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三个滑环从o点或c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t3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d点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t1 = t2 | B.t1 > t2 | C.t3 < t2 | D.t1 < t3 |
如图所示,xOy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图示空间内有垂直于xOy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一带电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AB轨迹为半圆 |
B.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时速度最大,且沿水平方向 |
C.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
D.小球在A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