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大于80%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颜色褪去
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D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下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值,纵坐标为Zn2+或Zn(OH)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Zn(OH)2的溶度积(Ksp)为1×10―17
B.往1.0L 1.0mol/L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6,需NaOH 2.0 mol
C.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 4OH=[Zn(OH)4]2
D.某废液中含Zn2+离子,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围为8.0~12.0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化合价X>Y>Z>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W
C.Y的氧化物与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反应
D.由X、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为SO3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C.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42-+I-+3H+
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加入的NaIO3为1.2 mol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则该混合物

A.所含碳原子总数为m NA/14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3m NA/14
C.所含公用电子对数目为(m/14+1)NA
D.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m/14 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