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50年和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1950年 |
1952年 |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8世纪中期,英国的政体形式是()
| A.共和政体 | B.君主立宪政体 |
| C.君主专制政体 | D.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 |
西方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
| A.种姓制度 | B.《汉谟拉比法典》 |
| C.雅典民主政治 | D.金字塔 |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
| A.台湾问题 | B.香港问题 |
| C.澳门问题 | D.经济特区问题 |
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
| B.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列不属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 ( )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
| C.指挥渡江战役 | D.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