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成,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1/64 B.8/64
C.9/64 D.27/64
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A.2,4-D | B.赤霉素 | C.细胞分裂素 | D.脱落酸 |
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①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
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④将与③同样处理的胚芽鞘放在匀速转盘上
⑤将尖端切去⑥在尖端一侧插入云母片
⑦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⑧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A.②⑤⑦⑧ | B.②③⑤⑥ |
C.②④⑥⑦ | D.②③⑥⑦ |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右面是人体内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是突触间隙,2释放的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
B.2是胞体膜,3是轴突膜或树突膜 |
C.由于2与3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而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元 |
D.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2所在的神经元传向3所在的神经元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两种与血糖浓度有关的激素。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
B.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血糖调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
C.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 |
D.胰岛素能够抑制肌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