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鹧鸪天》,回答第7小题。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7.⑴下列诗文与本文写作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2)请结合诗的内容赏析“细细”一词的妙处。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 、 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披仙阁上观茶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酴醾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择》)
【注释】①可观:壮观。②荼靡(tú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
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A |
B |
C |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的态度。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