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 )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 )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Ⅰ.图中为"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其中
为单色光源,
为一个顶角略小于
的等腰三角形棱镜,
为光屏。
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时,两个分别位于图中
和
位置的相干波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
和
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
已知
和
的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源
发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Ⅱ.图Ⅰ中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
。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
,
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1中a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
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
及其它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
(1)写出 、 与 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已知
,
2。测量结果如下表:
m(kg) |
1.00 |
1.50 |
3.00 |
4.50 |
6.00 |
7.50 |
U(V) |
0.108 |
0.154 |
0.290 |
0.446 |
0.608 |
0.740 |
①在图2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 直线。
②
直线的斜率为
。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当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半导体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如图13,平面镜M以角速度ω="π3" rad/s 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点的轴顺时针转动,AB为一段圆弧屏幕,它的圆心在O点,张角为60°,现在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细平行光线以一个固定的方向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光源每秒闪12次,则平面镜每转一周在屏幕AB上出现的亮点最多可能是几个?
图13
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图10中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T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M,M可将由光源S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M处).已知尺距R为2 m,若反射光斑在尺上移动2 cm,则平面镜M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 rad.
图11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 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 m,如图9所示.那么人到镜中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_,人到镜子的距离为______.
图9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