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
读下图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形 | B.扇形 |
C.多核心模式 | D.条带状 |
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集零售、娱乐、饮食、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A.a区 | B.b区 |
C.c区 | D.d区 |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 | B.亚马孙平原 | C.巴西高原 | D.恒河平原 |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最可能是
A.从欧洲迁往非洲 | B.从北美迁往拉美 |
C.从亚洲、拉美迁往北美 | D.从西亚(中东)迁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有关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传统型 |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C.1950~200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 |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 | B.死亡率的下降 |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 D.自然增长率上升 |
“朝是庄园夕是沙,不知何处是我家”所描述的人口迁移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原因 | B.社会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政策因素 |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 B.燃料地 |
C.销售市场 | D.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应选择图中哪一地点最适宜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适宜在英国伯明翰 | B.②适宜在意大利塔兰托 |
C.③适宜在上海 | D.④适宜在印度加尔各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