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 21· *
材料二 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从外地移植“成年”树木,进行“快速”绿化,打造城市“森林带”。辽宁省某学校高价从海南岛买来两棵椰子树,栽种在校园的绿化广场上。
材料三 “砍树开荒”漫画。

(1)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2分)
(2)阅读材料二,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看法。(至少答两点)(4分)
(3)看了漫画,请你提一个问题,不要求回答。(2分)
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部分,认真阅读下图中的信息,其中表是广州某中学在暑假期间出游的游程安排表,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京广铁路线,到达省武汉市。
(2)该旅行团将在第天坐轮船沿长江(顺、逆)行,游览我国的三峡风景区。
(3)到达重庆后,该旅行团又坐火车经成渝线,到达成都市,这期间,它们也可以沿途观赏
盆地的景色。
(4)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局促等缺氧情况,其原因可能是(请选择:A纬度增高B纬度降低C海拔升高D海拔降低)。途中,游客们都不断(增加/减少)衣服。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 年份{年) |
1953 |
1964 |
1982 |
1990 |
2000 |
2010 |
| 人口(亿) |
5.9 |
7.1 |
10.3 |
11. 34 |
12.66 |
13.39 |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年至 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亿。与1990年至2000 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_____(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我国实行的人口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已见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为界,_______多_______少。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山脉,黄河发源于山脉,它们上游水文特征的相似之处是。
(2)图中甲、乙两个水利枢纽中,表示三峡水利枢纽的是。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不包括。(填数码)
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干支流水电站众多,阻碍洪水下泄
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④中游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4)上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5)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E点(0°,0°)、F点(20°W,30°S)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2)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B
CD
(3)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中纬度的是。
绘制五带示意图,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五带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