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A.D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 |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
C.mRNA 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使生物体表现相应的性状。下列性状的控制与此相符的是
A.直发和卷发 | B.镰刀型的红细胞 | C.豌豆的皱粒 | D.囊性纤维病 |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决定了其蛋白质外壳的特点,这种控制的主要途径是
A.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
B.RNA(基因)→蛋白质(性状) |
C.DNA→RNA→蛋白质(性状) |
D.RNA→DNA→RNA→蛋白质(性状) |
下列有关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一定发生改变 |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完成翻译过程 |
C.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不存在相同种类的mRNA |
D.基因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发挥作用 |
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
D.蛋白质的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