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 )
A.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 |
B.因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 |
C.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
D.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一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某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肌细胞中相同的物质或结构是
A.DNA和mRNA | B.蛋白质和mRNA |
C.细胞器种类和数量 | D.染色体数和核DNA |
24.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下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来的是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 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 B.3:1,4:1和1:3 |
C.1:2:1,4:1和3:1 | D.3:1,3:1和1:4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产生 |
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