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同文书,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于是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改动)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治:建造
B.上不知其骛下,遂至此擢:提拔
C.少子胡亥,请从,上许之爱:受宠
D.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执行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        B吾忠死,宜矣
于是相与谋                    门廷车骑千数
C丧,会咸阳而立为嗣            D今释此不从,祸及子孙
责斯子由谋反状                李斯喟然叹曰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斯为求功名西入秦川,上逐客书而被秦王重任。在秦始皇统一帝国的过程中,李斯运筹帷幄,居功至伟。
B.李斯任丞相,权重天下。听说其子李由告假归家,百官纷纷前来拜望,致使李斯门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C.始皇在出行途中驾崩,李斯与赵高合谋,藏匿了给扶苏的书信和符玺,并且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D.李斯虽有开国之功,但是施行严法酷刑,合谋赵高,篡逆王位,因此被判腰斩。司马迁认为这是罪有应得。

请解释选文划线句子中,李斯“叹息”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2分)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
B.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
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徒:只,仅仅
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何辞为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
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

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用木板渡过一个人来)。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①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战事警报)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明史·陶鲁传》)
注:①参伍:错综比较,加以验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缮:修补,整治
C.寻以破贼功寻:不久 D.倚之如长城倚:倚重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①乃筑堡砦②以孤城捍贼冲③建郭掘壕④为亭其中
⑤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⑥潜师出城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军事,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2)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阅读文言文段,翻译下面句子。
卧薪尝胆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苔,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女志会稽之耻邪?(3分)
译文:
(2)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4分)
译文:

课内文言文翻译
(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译文: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薄。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www.k@s@5@u.com高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侮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以近族得减死论论:争论,辩论
B.宜锡嘉名,以光潜德锡:cì,通“赐”,赏赐。
C.世宗宥之,遂归田里宥:宽恕,饶恕。
D.县民素贤特立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④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请将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4分)
译文:
(2)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3分)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