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联合国2000年预测的21世纪上半叶主要国家人口迁移数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 菲律宾 |
14.4 |
英国 |
13.6 |
| 印度尼西亚 |
18 |
澳大利亚 |
8.3 |
形成上述人口迁移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灾难 | B.经济差异 |
| C.政治迫害 | D.种族歧视 |
据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迁移的突出特点是
| A.由东半球国家迁入西半球国家 | B.由北半球国家迁入国家南半球 |
| C.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 | D.由内陆国家迁入沿海国家 |
只考虑盛行风向,下图工业区中最佳布局是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① 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② 炼铝、制糖、服装
③ 汽车、造船、水泥
④ 炼铜、奶制品、制鞋
| A.①④ | B.②④ |
| C.②③ | D.①③ |
根据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分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一直在东亚、东南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可利用廉价劳动力②东亚、东南亚气候适宜,河流众多
③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利用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
④日本寻找海外投资有利于工业分布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 A.亚洲与日本、美国相隔很近,海运便利 |
| B.亚洲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
| C.日本和美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
| D.日本和美国现代化交通发达,临空型工业布局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 |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区位选择与上图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 B.化学工业 |
| C.纺织工业 | D.电子工业 |
上图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
下图中的数字序号分别代表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四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国重要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是
| A.“硅谷” | B.九州岛 |
| C.班加罗尔 | D.圣保罗 |
③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除了人才、交通、环境等因素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有
| A.政策 | B.水源 | C.原料 | D.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