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石斑鱼在我国东南沿海都有养殖,但海南养殖条件最好。特别在冬季海南的活石斑鱼销往福建、广东。他们往往把一斤左右的鱼运到广东做清蒸,把一斤半以上的鱼运到福建做火锅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海南养殖石斑鱼的最好条件是:

A.消费市场 B.技术因素
C.交通因素 D.气候条件

把大小不同的鱼运到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运输原因 B.价格因素
C.市场因素 D.季节因素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C.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C.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D.生物多样性增多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光照 B.水源热量
C.交通市场 D.科技劳力

读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

一些广告创意与地理知识有关。图16中a、b、c三张照片拍摄于芝加哥(42°N,88°W)某麦当劳店一天中的3个时刻。该店房顶水平放着一个叉子,房盖上绘有6种不同的食品,从左向右依次表示6、7、8、9、10、11点。每天当地时间6点到11点,根据叉子影子的位置告诉顾客,什么时间可以吃什么麦当劳食品。图15为该店侧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麦当劳店广告中叉子影子的移动,主要是由

A.地球自转引起的 B.地球公转引起的
C.黄赤交角引起的 D.太阳直射点的四季变化引起的

当中央电视台春晚迎新钟声敲响时,此时最接近于哪张照片

A.a B.b C.c D.不好确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