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时段是
A.春末 | B.盛夏 | C.初秋 | D.隆冬 |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A.①--②段 | B.②--③ 段 |
C.③--④段 | D.④--①段 |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之间的时段。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甲、乙、丙、丁四地初霜分别出现在 9、10、11、12 月,则从甲地到丁地
A.霜期越来越长 | B.纬度越来越高 |
C.终霜时间越来越早 | D.热量条件越来越差 |
“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但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读图 ,关于“白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内不会出现 |
B.6 月 22 日,甲、乙两处都有白夜现象 |
C.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形成 |
D.主要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 |
下图 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外流河从发源地至入海口水能蕴藏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水能最丰富是因为该处河流水量最大 |
B.③到④河段河流落差小 |
C.④到⑤河段流量迅速减小 |
D.①处流量小,⑤处落差小 |
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比北半球其他地区升温幅度更大,最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变薄 | B.地表反射率减小 |
C.极地高气压增强 | D.海平面上升 |
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